English

河曲人的好县长

1999-08-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黄河流水九十九道弯,流到晋陕蒙三省交界处拐出了一个大大的弯,弯出了山西河曲这块土地,河曲因此而得名。从汉朝、明代起河曲就十年九旱,可要一有了水就涝,旱也无收,涝也无收,盛产的只有逃荒者,千年百代过去了,从河曲走西口到内蒙古的人有几十万,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河曲至今是国家级贫困县。有谁拉得动黄河边这条沉重的老船?

三年前,33岁的丁雪峰来到河曲当县长,他了解到河曲位于毛乌素沙漠的东端,有几大难题:干旱,缺水,栽树树不活,耕田苗不长。河曲怎么治理呢?丁雪峰走遍了河曲的每一寸土地,踏遍了每一道山梁。傍着黄河水生息的河曲像一个半岛,三面被黄河水蜿蜒环抱,丁雪峰说:别的我管不了,流经河曲的76公里黄河我要管,再不能让泥沙年年灌进母亲河。

丁雪峰带着全县一批批壮劳力,向黄河故道要回良田,抽掉黄河水,留下肥沃的泥土,沿着黄河边筑起高高的石坝,坝上栽了四排抗风沙的元柏和新疆杨,在他们手上,黄河故道长沙滩又变成了万亩良田。石坝外50米宽的黄河岸边一年就种了1500亩护岸林。丁雪峰没日没夜地在地里查看,28万株树种下去,不连夜浇水就难以成活。他宁可苦自己,也不愿“年年植树年年光,年年栽树老地方”情景再现,他要用这几千米的林带造成持久的生物坝。如今放眼望去,3000米生物带上国槐、刺槐、榆叶梅、漳河柳、漳子松构成了黄河边上的一片森林公园。丁雪峰告诉记者,有了这样两道坝,黄河水再也爬不上岸来侵蚀良田,岸上的泥沙再也不会流入黄河,现在河曲每年减少入黄泥沙100多万吨。

河曲大部分农民世代生活在山区或半山区,最高的地方海拔1600多米。河曲贫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山上的农民世世代代都在斜斜的山坡上种地,这种地势土、肥、水最易流失,天生的低产,因为穷,祖祖辈辈河曲人在“走西口”的路上流下了数不尽的辛酸泪。丁雪峰带领大家把推土机开上山,把连绵不断的山头切削成一层一层的梯田,第一年就造出了10万亩平整的保肥、保水、保土田,种了一辈子坡耕地的农户都分到了两亩多地,退耕后的山坡上,又种了10万多亩草、灌、乔。

丁雪峰主张要脱贫就要就地取材。相传很早以前,河曲是一片红果的海洋,每到金秋时节便染红了山野,煞是好看,因此得名海红果。也许觉得河曲太穷了吧,800年来,大自然把全国70%的海红果树都赐予了河曲。可千百年来,河曲人一直没想起来利用海红果这个资源,就是卖也不过几分钱一斤,大批的白白烂掉。丁雪峰来到河曲当县长,独具慧眼,看重了耐旱、耐寒、抗风沙的海红果,能够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一项产业。现在全县平均每户都有3.1亩海红果树,建成了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出海红果系列饮品。

丁雪峰有天进山,走进一个破窑洞里的山村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课,两排学生,一排坐着,一排站着,丁雪峰问:“你们怎么站着听课?”一个孩子回答:“明天就轮到我坐着听课了。”身为县长,看到孩子们读书的条件这么差,他很受震动。

他调查了全县中小学的现状,河曲有345所中小学,其中210所是危房窑洞,有的在低矮破旧的古庙里,一下雨,农民不往家跑,猛往学校跑,生怕破房子塌在风雨中砸了自家的孩子。丁雪峰自己就是一个由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后来几经曲折才考上大学,他深知山里孩子受教育的艰难。他提出要用最快的速度建新校舍。一听要给孩子们盖新教室,老百姓的心特别齐,丁雪峰亲自督战,要求建筑质量必须管几代,短短三个月就建成了200所新学校,改建了37所学校。校舍竣工时,山山岭岭敲锣打鼓放鞭炮,像过年一样喜庆热闹。从此,河曲的孩子们永远告别了危房窑洞。丁雪峰和乡亲们一样高兴,没想到一位老大爷找到他,说:“容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这件好事只办了一半,再把另一半办好就圆满了。”老人说的另一半正是河曲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严重缺少师资,260所学校在山里,山里苦,吸引不来好老师,很多学校是初中生教小学生,初中生教初中生,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就有132所。丁雪峰动起脑筋,要让好教师上山,选派了275名大中专毕业生进山当老师,把270个不合格的代教老师全部撤换。为了彻底解决山上留不住人的问题,定了一个制度,上山教师满五年,考核合格后可以自然调下山,凡是没有在山上任过教的必须要上去,形成了上山下山循环服务机制。山里的老百姓像当年欢迎老八路一样热情,腾房子,送米面,杀猪宰羊。山里的基础教育快速提高,全县高考达线万人比在全地区14个县里名列第一。老百姓真高兴啊,山里人把孩子读书看得很重,他们说:“丁县长给俺们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娃娃们有救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